到1935年,四大银行改组与法币改革成功,同年,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遇刺被迫辞职出国,担任实业部长的汪系重臣陈公博下台,继任者为原中国银行总裁、《大公报》社长吴鼎昌。吴鼎昌响应蒋介石号召,开始大规模对工业着手实施酝酿已久的国营建设计划。
19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了有限度的开放政治。在外交、经济和教育等技术性政府引入部分非国民党籍的专家型知识分子。1931年9月,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蒋介石、宋子文分别任正副委员长,委员最多时近40人,均为党、政、学、商各界知名人物。作为经济计划与实行机关,全国经济委员会负责统筹国营经济,扩大国营经济体系,它被视为当时“中国统制经济的最高机关”。上海银行的陈光甫、中华火柴厂的刘鸿生、申新纺织的荣宗敬等著名民族资产阶级也名列委员之中。
而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于1932年,乃是“九一八”后蒋介石为开发人力物力资源、争取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支持而设,隶属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一大批有影响的知识界人士如胡适、丁文江、杨振声、翁文灏、吴鼎昌先后加入其中,曾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牛津大学并师从拉斯基、韦伯等西方大师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钱昌照负实际责任。以1934年8月时的国防设计委员会为例,该会149人中,有留学经历者121人。
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工作,可以说是民国以来中国政府对基本国情和工业化基础的首次系统调查摸底,不仅为抗战,也为以后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调查设计的同时,国防设计委员会还开始作一些与战争联系密切而中国尚属空白的小规模、实验性质的建设工作。如陕北延长油田的勘探与开发。
1934年底,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由军事委员会领导,管理全国的工业建设,开始实施重工业建设计划,兴建国营企业。在此期间,蒋介石一直兼任委员长,翁文灏、钱昌照担任正、副秘书长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