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女王”王佳芬能否重振光明

   2023-03-08 互联网4670

  “与地方公司的磨合特别的累,很大程度上,因为很多是地方国企,我们更多承担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而不是企业发展的任务,”王佳芬感叹,“这耗尽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光明乳业2004年年报,江西光明英雄、天津光明梦得、泾阳光明和北京光明等至今亏损。

  早在出事之前,王本人已经转变思路,“从一开始争取做销售额到后来注重股东回报和盈利能力的增长”,姚方称。去年,董事会否决了她提出的收购新希望乳业的提案,这给了她一个明确的信号:“股东真正希望你做的是什么”。

  “基因”

  很长一段时间,王佳芬同时在掷两枚硬币。一枚是“做大还是做强”,另外一枚是“做还是不做常温奶”。

  2001年,一直以城市保鲜奶走天下的光明乳业正如日中天,它接管了达能在华的两家企业,销售额实现50%以上的增长。它继续保持着销售额全国第一、液态奶市场第一、酸奶市场第一、收奶量第一、盈利能力第一的优异记录。2002年上市后,光明的销售额更是自35亿人民币跃至达50亿元。

  但是快速扩张带来的种种问题还是让光明疲于应对,而光明虽然通过扩张占据了各大重点城市,却各自为战的地方子公司迟迟不能复制光明在保鲜奶方面的优势。结果却让低价的常温奶长驱直入。结果导致此后全盘被动。王佳芬说,这是光明“公司基因”的问题。

  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头羊,光明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变化来临。斯时,背靠草原优势主攻利乐包装常温奶的伊利和蒙牛已经相继发力。 “那时候,我们对于要不要做常温奶展开了激烈讨论。”一位直接参与决策的前光明高层人士告诉本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