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到富豪 撬动2700亿

   2023-05-12 互联网3570


  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严介和通过家人疏通关系,在江苏淮安一所乡村中学做民办教师。严介和最初对于自己职业的算计是当一名好老师,直到今天,严介和还是认为做老师是高尚的职业,因为他特别重视自己所谓的“书香门第”的家世。在严介和成了富豪后,还会说,“其实,做一名权威的讲师才是我的正道。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教书育人。”

  但理想和现实往往背道而驰。由于当时体制的原因,严介和想要把民办老师的身份转正似乎机会渺茫。而那时的民办教师工资奇低,只有几十元钱。如果严介和把心思花在如何转成正式教师,然后领那几百块教师工资——那个时代确实有不少这样的典型,这样肯定就没有了今天的严介和。

  严介和没有为这个渺茫的希望花费时间和精力,课余时间的严介和开始琢磨着怎么增加自己的财富。考察了老家周边的村庄后,他启动了致富路上的第一个项目——为砖瓦厂土坯提供防雨设备,又名“草帘”。这个项目并没完成严介和的原始积累,几番辛苦也才赚得3万元。但也成了那时候村里最有钱的人。然而在1986年,有关执法部门取缔了他的家庭作坊。

  “祸兮福所倚”,严介和的真正机会正是从家庭作坊关门开始的。享受了赚钱快乐的严介和此时开始寻找新的赚钱机会。加之从1981年到1987年的几年教师生涯没有实现当初的愿望,严介和彻底放弃了教书改变命运的想法,他托关系进了乡里的水泥预制板厂做临时工。

  临时工竞标做厂长

  严介和当然不是看上了临时工这份工作,他有更大的图谋。

  当时,这个水泥预制板厂已经连续亏损了几年,当地政府将其作为承包改制的样板,要在全乡公开选拔厂长。作为这个厂的一名临时工,严介和没花多少时间就把工厂的情况摸了个底朝天,加上他多年的家庭作坊经验和当过教师善于演讲的才能,严介和通过竞标脱颖而出成为这家不景气企业的厂长。由于不久就扭亏为盈,此后严又兼任了水泥制品厂、建材公司和贸易公司这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