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让人敬畏的银行家

   2023-05-12 互联网3380


  变化的另一部分,是他在加强授权意识。这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至今,他仍会自己拨入一些电话会议,安静倾听,直到突然说出一些建议或鼓励,才让此前并不知觉的员工吓了一跳。这种在美国商界极少见的执行力,让他在公司内外赢得了尊敬。摩根大通董事、霍尼威尔前CEO、《执行》一书作者之一拉里?博西迪说:“我根本不需要探照灯,他就是我在金融服务业见过的最棒的。”而其前任威廉?哈里森则做出这样一种极为自信的论断:“他会证明他是金融业历史上最杰出的CEO之一。”

  而在资本市场上,即使在重整美一银行最艰难的时期,他仍享受着所谓的“杰米溢价”:投资者们愿意为他的公司多付出10%到40%的价格。一些美国最好的投资者已经下注于摩根大通,比如连续15年打败标准普尔指数的LeggMason信托的负责人比尔?米勒。“大银行不是高增长机器”,米勒说,“运转大型银行的关键是保持高效:在有优势的地方有效竞争,以及有效分配资本。杰米早已证明他能做的很好。”

  整饬“摩根大屋”

  在证明自己是“金融业历史上最杰出的CEO之一”之前,戴蒙至少可以证明,他正是当前摩根大通最需要的那个人。

  这家有着超过150年历史,数次拯救金本位和纽约股市,并扶植了通用电气、通用汽车、杜邦等大型企业的传奇银行,在过去十五年间表现得沉闷而被动。2000年,它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可表现未如预期:为网络科技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生不逢时,与安然、世界通信等财务造假公司的合作则为其带来数额巨大的罚款。

  而这还只是一系列复杂合并中的一环:现在的摩根大通,由J.P.摩根、化学银行、德州商业、ManufacturersHanover、Hambrecht&Quist、BeaconGroup等诸多整合不完善的公司组成。这些收购所带来的共同结果,是每次交易发生时,竞争对手都趁其立足未稳抢夺客户。

  连续收购后,有效控制成本变成一大难题:分析师统计,摩根大通为每名员工花的费用达2.83万美元,比其他对手要多一倍。其在纽约总部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仅为35小时,少于其他竞争对手的40小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