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泉时刻

   2023-08-21 互联网2500

  镣铐下的舞蹈

  当汇丰对外宣布郑海泉的升职,人们不难对此进行读解:当中国市场的意义越发重要,即使是汇丰银行也不得不任用一张黄色脸孔要职。虽然无论郑本人还是汇丰银行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邵铭高(Michael Smith)均承认中国市场对汇丰富有战略价值,但在各种场合,郑海泉也均否认自己仅因为中国市场而获得此职位:“我的职权范围不止内地一处,还有日本、新西兰、台湾、印度……”在未来,郑与邵铭高将分别负责亚太与欧美,正因此,他认为简单将自己的升职归因于中国优势,失之片面。但是,“我对内地的兴趣是最大的”。

  过去十年间,像郑海泉一样意识到中国机会的海外金融家大有人在,但多数人的热情很快被冲淡,甚至有人将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称为“waiting game”(等待进行时的游戏)。

  尽管身为普通话流利的香港人,郑海泉并不能比黄头发的欧美同行获得更多方便,他坦言“布局的过程相当艰难”。但身为华人,真正的优势在于,在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后,他能比多数外资银行更为坚定地寻求切入的机会,并找到最恰当的投资法门。

  在镣铐下跳舞的规则是,保持灵敏与勤勉。灵敏之意为紧跟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勤勉之意就更好理解:多跑,多看,多到实地去了解。

  上任伊始,郑就盘算好了恒生业务发展的重点,针对国内目前每年只能设立一家分行的规则,他明确了最基础的战略目标:集中将网点设立在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台商众多的福建等地。他甚至做好了另外一重盘算:逐步将香港的后勤业务迁往内地,即使暂时无法在内地市场取得丰厚回报,也能借此降低恒生银行的成本。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