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陈金义:另类炼油的风险

   2023-03-08 互联网5310

    生产“金伦油”的意义是,中石化和中石油每年自己提炼出重油1600多万吨,进口2400多万吨,但目前的环保政策已经严禁企业燃烧重油。如果能够将这些剩余的重油中的一部分进行深加工,然后作为柴油替代品进行销售,将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

    “500公斤水加进去,和一吨重油经过化合反应后变成了一吨半的新能源,找不到任何的水了……科学家们都说不可思议。”也许是因为太激动,类似这样的对新产品的极度褒扬,使陈金义的项目受到了一定范围的质疑。有媒体更是将陈金义的项目和几年前“水变油”的骗局联系在了一起,这使得陈金义大为光火。

    “这不单单是名誉问题,我已经把自己一个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所有财力都投进去了,如果是一个骗局,只可能是在自己骗自己。”陈金义激动地说,他愿意用近20年从商历程所积累下来的企业家声誉,以及其企业集团数亿资产来对这一所谓“水变油”项目的真实性进行担保,并义无返顾地坚持下去。

    孤注一掷地“豪赌”

    贸易起家;壮大食品业务并成功在新加坡上市;转型重工业——炼油,这是陈金义自认为自己人生三大最有意义的事情。

    陈金义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创业近20年来,陈金义行事每每出人意料,刮起过多次风暴。因此,这一次的“水变油”,在熟识陈金义的风格的人士眼里,虽然跨度大,却也符合他一贯的行事作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