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开始,陈金义便开始关注“重油乳化”这一技术,但是苦于无法找到成熟的技术。当时全国已经有50多个类似的项目在运作中,但是都有一些诸如最终产品不稳定、热值不高、含硫超标等无法克服的弊病。直到2002年下半年,陈金义遇到了武汉中科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专家王先伦,他研究的技术似乎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克服前面所有的问题,这让陈金义看到了希望。
陈金义和王先伦合作的浙江金伦晓霖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陈金义的能源产业运作平台。2004年,在位于浙江嘉兴海盐县的原金义矿泉水厂的地基上,一个投资2800万元的5万吨燃料油试生产车间建成。根据陈金义的预期,金义集团不久还将在浙江台州市玉环县兴建一座年产720万吨的生产基地。
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对“金伦油”质量、安全和环保等一系列的审查和检测,2004年9月,据称可替代柴油、煤油、重油、能在柴油发动机中使用的新型燃料油“金伦油”正式下线。当生产线上流下来黝黑的“金伦油”被装入南京依维柯汽车,持续运行5万多公里;用在农用拖拉机上,已持续运行1万多公里之后,陈金义终于忍不住心潮澎湃了。
2005年5月中旬,陈金义向记者出示了大量资料,以证实“金伦油”的优越性和战略意义:
国家投资数十亿元启动的广东湛江“奥里油”项目也是一个重油乳化的过程,但只能够生产热值7400卡的产品,而“金伦油”的热值达到11000卡。而且“金伦油”稳定,长期储存也不会产生分层或者沉淀。另外,如果不计研发和设备投入的摊销成本,每吨“金伦油”的实际成本比可替代的0#柴油便宜至少1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