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宇:三级跳--从官员到经理人

   2023-04-12 互联网3860
核心提示: 从管汽车的省汽车办公室副主任,变成造汽车的国有企业总经理;从一个轿车品牌的缔造者,变成民营企业里的职业经理人,刘振宇的

    从管汽车的省汽车办公室副主任,变成造汽车的国有企业总经理;从一个轿车品牌的缔造者,变成民营企业里的职业经理人,刘振宇的角色在三年内发生了两次大跨度的转折。转换之快,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曾经习惯高调、屡屡语出惊人的他,名片上的头衔还是比亚迪汽车公司总经理,但他毫不隐讳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他现在只是王传福手下主管生产的一名经理人。 

  从一个掌控全局的国有企业总经理,变成一个主抓生产的私营企业经理,刘振宇的心态非常坦然。他说:“在比亚迪还会干下去,直到王老板(指王传福)找到比我更年轻、更合适的人。”

  由官转商

  刘振宇是目前国内不多的技术出身的汽车企业老总。1968年西安交大内燃机专业毕业的他,至今仍比较得意的是早年的一次修车经历。23岁的他刚刚毕业两个月,第一次接触汽车,是“在一个类似卖西瓜的大棚里,修一辆被火车拦腰撞断的卡车”。一个人三弄两弄,居然修好了,“从此在厂里小有了一点名气”。

  1986年,他来到陕西省汽车工业管理办公室,任办公室副主任,开始主管汽车。1997年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他作为公派董事进入这家公司,这时他的身份还是省汽车办的副主任。

  事实上这时的秦川公司已经濒临倒闭。原因在于大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91年,兵器工业总公司与日本铃木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全国布局了四家奥拓生产点:长安、西安、江南和江北。1995年,原有体制被打破,兵工总改制,长安和铃木签了新协议,剩下三个厂的模具和零件全靠长安铃木提供。

  刘振宇说:“当时的情况是,从长安铃木买零件,又慢又贵,同为奥拓制造商,长安铃木凭什么要把奥拓的零件给竞争对手呢?”命脉握在别人手里的秦川已经奄奄一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