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们的中国二十年 跨国公司重读中国市场

   2023-04-12 互联网3910


  有媒体报道称,在2003年中,大约12家美国公司占了至少一半的在华利润,其中三大汽车制造商占了四分之一。通用中国公司一家在2003年就赚了4.37亿美元。

  清醒地看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发现在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有增长性的市场上依然有胜败。而它们也需要为了赚每一块钱而用尽心思,就像它们在其它市场上做的那样。

  继续扩张渗透

  跨国公司正在以一种更精细的态度深耕中国市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价值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这个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

  最初来到中国市场的还只是跨国公司的销售代表处,而后跨国公司纷纷通过合资或者独资的方式在中国设立工厂,引进生产线。摩托罗拉、诺基亚、索爱、戴尔等公司在中国的工厂不仅仅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而且还向世界其它地区提供产品。索爱在北京的工厂担负了其全球三分之一的生产任务。

  在生产线之外,现在跨国公司正在将自己的研发、营销等重要部门搬到中国来。跨国公司正在中国实现其一体化的产业链投资,将设立研发和采购当作整体投资计划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有专家认为,中国不再单纯是冲淡“世界工厂”的角色,而是一个可以提供从高级人才到一流产品的更为完善的市场。

  2004年,诺基亚宣布要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的研发能力,其中包括在3G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而索爱也宣布要将自己在北京的研发中心提升为全球级的研发中心。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的地区性研发中心达400多家,仅上海就有100多家。阿尔卡特在上海建立的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拥有1500名技术人员,是其全球技术库的共享者和贡献者。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不断推出“中国研发、全球销售”的新款手机。

  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经营重心的转移,跨国公司纷纷在华建立地区总部,就近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整合内部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首选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而有人预测,10年内,上海有望超过香港和新加坡,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首选之地,像IBM公司就已将其亚太总部建在了上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