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们的中国二十年 跨国公司重读中国市场

   2023-04-12 互联网3910


  在2002年,美国爱克赛公司就在上海建立了首家在中国的独资企业爱克赛电源(上海)有限公司,而另一些行业里出现的独资潮更早。在国内的家电行业当中,2002年里先后有日本松下与美国惠而浦通过收购完成在华企业的独资化。

  2004年8月,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西门子持股比例从40%上升到67%,企业性质也由合资公司变为外商控股企业。3个月后,持有上海东芝90%股份的日本东芝以92万美元取得了合资方上海金桥10%的股份,从此将东芝电脑上海有限公司变为日方独资企业。显然,这家占据了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第一宝座的日本公司对中国市场寄予了厚望,而独资的运作形式被认为是其提高企业在中国市场决策和反应速度的最佳选择。事实上,与东芝公司有同样看法的跨国公司并不在少数。

  跨国公司加大对华投资

  2005年1月中旬,商务部发布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调研报告。商务部预测,今后三年,八成以上的跨国公司将扩大在中国的产业和研发上的投资。这些跨国公司未来的投资将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加速基础产业向中国的转移;第二,扩大销售与售后服务的投资;第三,加强技术的转让。

  该报告指出,61%的跨国公司明确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将继续扩大在华研发方面的投资。非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研发、在中国并购其它研发机构将是主要投资方向。

  引人注目的是,大部分公司的投资倾向于独资,包括产业独资和独资研发,比例达到57%。在研发投资中,有46%的企业倾向于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商务部外资研究院金主任表示,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开放程度是吸引跨国公司扩大对华投资的关键因素。而选择独资,更多是基于利于自主管理、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考虑。

  为什么不是“惠普中国”?[9][10][下一页]

  有着浓重象征意义的中国惠普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很平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