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们的中国二十年 跨国公司重读中国市场

   2023-04-12 互联网3910
核心提示:谁输了中国,谁就输了全球。中国又重新成为沃土,但是这个被普遍认为是潜力巨大的市场并非是所有跨国公司的福地。  成为主角的

谁输了中国,谁就输了全球。中国又重新成为沃土,但是这个被普遍认为是潜力巨大的市场并非是所有跨国公司的福地。

  成为主角的跨国公司与主流的中国经济碰撞在一起,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跨国公司自己。

  在20年时间当中,它们在中国市场上收获颇丰,同时也慢慢发现这个市场本身的变化正在促使它们主动地寻找变革。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有增长性的市场上依然有胜败。跨国公司们正在以一种更精细的态度审视中国,它们也需要为了赚每一块钱而用尽心思,就像它们在其他市场上做的那样。同时,跨国公司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将战场从制造转移到知识产权、品牌等领域。

  同样一个起点,惠普、英特尔、IBM、微软、摩托罗拉、诺基亚这6家典型跨国公司走出的是不一样的路径,各自也到达了不同的终点。

  20年一个轮回,跨国公司们是否已经找准了未来的方向?

  作为主角的跨国公司与主流的中国经济碰撞在一起,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跨国公司自己

  跨国公司重读中国市场

  20年前的6月20日,时任惠普公司总裁的约翰·扬(JohnYang)

  出席了一个仪式,而这个仪式正是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正式运转的起点。作为中美电子领域内的第一家高技术合资经营企业,中国惠普也是国内电子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高技术公司。

  “第26次时,我跟卡莉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申请总部对中国有独立的投资计划,她最终同意了。”现任惠普全球副总裁兼中国惠普总裁的孙振耀曾对记者说。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他都显得颇为自豪。以后每三个月孙都要和卡莉进行一次马拉松会议,重点讨论有关中国惠普的工作。“这是任惠普中国区总裁至今,最值得我高兴的事情。”

  能让孙振耀高兴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在惠普的全球业务中,中国惠普连续多年保持着业务的高速增长,即使在惠普公司近几年中陷入增速减缓的麻烦时,中国惠普在2004年仍然取得了高达30%的增长速度,成为惠普全球增长最快的子公司。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中国惠普已经逐渐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完善体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