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DNA
主持人:现在有了黄埔的一厂和增城在建的二厂,但是两个工厂不在一起,你说二厂不设管理部门,那么二者之间的管理协调问题怎么办?广州本田在成本控制方面向来做得比较好,创造的“少投入、快产出”的滚动发展模式更是被称为“广本模式”,现在的二厂选在广州郊区增城,还能保持这些优势吗?
曾庆洪:在增城的第二工厂不仅与总厂之间路程较近,交通便利,而且周边有30多家零部件厂一直在跟我们配套,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我说过第二工厂是一个生产厂,没有管理功能,无论是人、财、物,还是产、供、销,所有的管理功能都在总厂,这样就避免了管理成本的增加。
主持人:但是现场管理你需要人。
曾庆洪:当然,车间工段有人管生产,没有其他的管理人员。说到现场管理,在生产线调配方面,二厂里面肯定会有一款车是在两条生产线上都生产,如果一条生产线上其他车型的订单少,就可以加大共产车型的生产,让另一条生产线可以更多地生产其他订单多的车型,起到平衡调节生产线的作用。
主持人:在国内汽车企业的成本中,物流成本占了较大的一块。广州本田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物流方案?
曾庆洪:两个厂的很多物流是同步的,比如说轮胎、玻璃、座椅,这些东西我们是没有仓库的,配套厂生产好了就直接送到我们这里上线。这些配套厂家大都在两个工厂之间,所以基本不存在两个工厂间的物流交叉问题,反而有利于提高效率。
道理上我们现在采取的是同步物流方案,也就是说,我的生产线装的是什么车,相应的零部件就要配送到。我们现在是60台一批次,以后要进一步做到40台、30台一批次。这种物流方式可以避免二次运输、仓管、资金抵押、损耗等多种成本,但管理必须要相当严格才行。比如说我们生产的飞度,现在有8种车型,每种车型又有6种颜色,这就要求我们在物流管理方面要做得非常严谨。以前只做雅阁一种车,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但现在产品品种不断增加,这个方面的要求就会更加严格,如果一个配送不当,整条生产线都要停下来,那损失就严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