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微软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商业公司的话犹然在耳,半年后他却又很确定地跳槽了,而且是老东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在这个频繁跳槽的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忠诚,应该忠诚于谁?
一个已经习惯于充当行业老大角色的企业,怎能容忍任何新兴力量挑战其权威。所以,当时下最红的企业Google从老大微软那里挖走了一个名叫李开复的副总裁时,那个粗野的、被业界称为微软坏小子的CEO鲍尔默,表现得怒不可遏,鲍尔默甚至还曾经因为一名资深工程师跳槽到Google而摔过椅子,并发誓要活埋Google。而在7月5日,当李开复拿着辞职书推开比尔·盖茨的办公室的时候,比尔·盖茨给给他的是一个黑色幽默式的回应:我们早就有告Google的计划了,我们一直在等待一个副总裁级的人辞职,这样起诉就合适了。
李开复究竟犯了什么错?以至于遭受到微软的如此激烈反对?甚至还受到网友的强烈批评。在不少人看来,从法律的角度,李开复涉嫌违反竞业禁止的相关法律;从道德的角度,李开复则缺乏忠诚。忠诚与竞业禁止,恰恰涉及到跳槽的两个最关键问题。
跳还是不跳?
中国文化非常讲究忠诚。一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在中国,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关公庙,关羽因为挂印封金,千里寻主而成为忠义的化身,成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典范。关羽无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作为一个民间传说的主角,都被罩上耀眼的光环。而李开复的跳槽恰恰与这种忠义观念相左。想一想吧,没有微软,那有今天的李开复。
李开复有很多离开的理由,但是闪电般离开是不可取的,这是很多网友的看法。一个普通的员工离开一个普通的岗位还需要提前一到三个月告知上级部门,更何况李开复已坐到如此之重要,如此之高的位置上,他的离去不应是闪电般的,而且更不容忍的是直接投奔竞争对手。
更重要的是,李开复违背了自己的忠诚原则。2004年11月,曾经有记者问李开复,什么时候离开微软?李的回答是,我很确定微软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商业公司,因为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有巨大的影响力的人,没有其他的任何公司能帮助我达成这个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