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铝及铝合金两步电解着色法就是通常说的电解着色法,它不同于上述的自然发色法(整体着色法),自然发色只需一次电解就可以使铝合金表面生成有色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而两步着色法要分两步走,也就是通过两次电解才能得到有色的阳极氧化膜。第一次电解使铝合金生成无色的阳极氧化膜,然后再在含有无机金属盐的电解质溶液中电解才能使阳极氧化膜着色。
早在1936年就有了用金属盐使铝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的试验出现,直到1963年日本人浅田的研究成果获得专利之后,才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又开发出许多新的电解着色法,也就是因为使用电源的波型和着色电解液成分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方法。表4-6列出各种分类方法的电解着色法,电解着色有用交流法和直流法两种,国内外使用较为普遍的是交流法。浅田法就是交流法的代表。
表4-6铝及铝合金阳极氯化膜电解着色法分类
按使用电源的波型分类 | 交流法 | 浅田法(日本) 欧洲色800法(法国) 阿诺劳克法(加拿大) |
| |||
直流法 | 安顿法(日本) 住化法(日本) |
| ||||
|
| 单一金属盐溶液 | 酸性:sn盐、Cu盐、Ag盐 中性:Ni盐、Co盐 | |||
单一金属盐溶液 | 金属含氧酸盐溶液 | 钼酸盐、钨酸盐 硒酸盐、高锰酸盐 | ||||
按电解着色溶液的组成分类
| 多种金属盐溶液
| Ni主盐(加Sn盐、加C0盐、加Cu盐) Sn主盐(加Cu盐、加Ni盐) Cu主盐(加Sn盐、加Ag盐、加硒酸盐) C0主盐(加Sn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22-20225 版权所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