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开拓者的品牌再开拓

   2023-09-13 互联网2360
核心提示:桑塔纳和捷达一南一北,为大众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桑塔纳2000的出现,也是当时市场公务车的需要。对于二者如今愈演愈烈的品

桑塔纳和捷达一南一北,为大众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桑塔纳2000的出现,也是当时市场公务车的需要。对于二者如今愈演愈烈的品牌竞争,德国大众的态度很明朗:“自己不争,对手也会争,自己占领市场总比拱手让人好得多。”

  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间的品牌兄弟之争还将继续。

  但是,有人并不这么认为。“我们所有的产品系列和目标消费者都清清楚楚,和兄弟厂家也没有任何混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焕明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捷达是理性的选择,高尔夫是一款家庭用车,宝来强调驾驶动力。”

  然而,在普通消费者的心中,想到包括上海大众在内的所有大众品牌的产品,仍有很多人搞不清高尔和高尔夫的谁大谁小,而倾向理性选择的消费者又会在桑塔纳和捷达犹豫不决;在许多农村和城镇,还是有太多的人们知道“桑塔纳”、“捷达”不知道“大众”品牌……

  大众如何解开这个结呢?

  开拓者的执着

  “我们不会做什么花样,只是老老实实地把车做好,卖好,这才是最根本的。”大众(中国)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坦言,“这也是德国人的一贯作风。”

  说到大众的品牌观念,他解释说:“事实上,中国老百姓买车还没有树立起品牌观念,大多数人只是关心价格,买车的第一句话总会是‘这车多少钱’,然后会问‘油耗’,最后才关心品牌。”所以,中国汽车新品牌运动的时期还远没有到来。

  在上海通用大打品牌牌,倾力推出别克新宣导,提出“国际品牌本土化”的观念之时,大众似乎并没有为之动容:“如果说本土化,捷达和桑塔纳才是真正中国本土化的,本土化决不是简单地起个中国名字,本土化如果不开发其内在价值就是虚拟的。”

  在定格于“开拓者”形象的大众的观念里,“本土化”从每款车准备推出时就开始了。大众每年都有新车型推出,每款准备国产化的新车型都会有1到2年的准备期,在必要的市场预测和调查之后,主要是“车身、冲压、总装、喷涂”四大工艺的技术力量投入和质量的严格把关,重视技术的大众会一丝不苟地做这些事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