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三菱汽车高层到访东南汽车,随后“三菱将要增持东南汽车另一个股东中华汽车的股份”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前,三菱汽车已经持有台湾中华汽车20%的股权,而中华汽车在东南汽车中持股50%,由此三菱汽车间接持有东南10%的股份。如果三菱增持中华15%,将间接持有东南17.5%股份。而东南汽车对此表示出极高的热望,对三方将来的合作希望达成1:1:1(中华、福建省汽、三菱)的关系。
三菱汽车此举的一个背景是,2003年3月,三菱原型轿车“蓝瑟”经过台湾中华的改造,引进东南后成为“凌帅”。
在外界对三菱汽车开进东南汽车穷追猛打之际,三菱汽车的危机开始爆发,事情一直没有下文。来自长丰内部的消息称,长丰与三菱汽车进行合资最大的愿望是能上马轿车,不管东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长丰不会放弃这次机会。
根据这位人士的分析,三菱汽车在中国有长丰汽车、东南汽车、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和北京吉普共四家合作伙伴,由于在东南和北京吉普项目上,戴-克一直有参与,三菱汽车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尤其在今年戴-克与三菱汽车的合作出现危机(详见本报5月份相关报道)后,三菱汽车不会在这两家公司中倾注更多。
虽然长丰方面对上马轿车异常自信,但对三菱汽车要想处理好与东南汽车、北京吉普戴-克之间的关系非短时间内能解决。对三菱汽车而言,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能取得最大收益,提高品牌信誉度。
此涨彼消。就在三菱厉兵秣马加快中国市场本土化的同时,今年以来,三菱已经开始有计划地缩减中国的进口车业务。
2003年,三菱在中国完成近15万辆的销售,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三菱技术转让生产的中国本土品牌。而受“帕杰罗事件”的影响,以整车出口中国的三菱品牌不到10000辆。
目前,三菱总部已经撤消了原来分别设在大连、天津、上海和广州的4家经营进口车业务的销售公司,将进口车销售权外包给三菱集团下属的三菱商事(上海)公司。与此同时,取消了三菱汽车设在沈阳和湖南永州的两个事务所,由北京事务所统一管理在华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