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囊》:引领、驱动、创造、拓展、创新这五大战略是全面展开呢,还是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有所侧重?
马志鸿:我认为是后者。五大战略尽管都很重要,面对不同的市场情况我们在实施的时候策略会有所不同。我们把全部市场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美及欧洲这样的所谓成熟性市场,一类是中国、印度、俄罗斯这样的高增长性市场,爱立信对这两类市场将采取不同的策略。
在成熟性市场上,GSM还有巨大的潜力,尚未充分发展,通过移动电话实现的通话不足20%,比如在美国平均每人每月的移动电话通话时长是550分钟,而德国只是70分钟,如何提高这一市场的通话时长对爱立信来说是一个挑战。在高增长性市场,爱立信获得了50%的收入,在这些市场上,对于新技术和新业务的要求反而更高于成熟性市场,爱立信将随时准备提供完善的技术和服务。从全球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因为,当竞争对手通过外包来降低成本并提高对客户的关注程度时,你也不得不采用同样的手段。
《科技智囊》:我注意到在爱立信新发布的战略中都着重讲到了“新的业务机会”——专业电信服务。请问你们的“服务”与其他公司相比有什么独特性?
思文凯:其实如果说服务的方式和种类,我们是与竞争对手差不多的。但是我们与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的服务能力。爱立信的技术和服务人员分布在全世界,通常我们会派出500—600人来做一个服务项目,这样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也许中国的运营商可能目前还不放心把网络交给别人来管理,但是这很明显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马志鸿: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我们所谈的服务既然被提到了战略层面,就必须要有其“差异化”。比如爱立信正在与一个运营商洽谈帮助其2G网络向3G过渡,因此,爱立信坚信服务托管的市场趋势非常明显,而爱立信正在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这一市场,并在全球部署了15000名专业的服务人员。在这一领域,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来自运营商内部,但是随着市场业务需求的变化,运营商将会更关注消费者、成本及技术风险的降低,因此我们有非常大的机会进入到运营商网络内部的服务体系。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