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平均一天超越一个同行

   2023-10-05 互联网2000


  这种合作模式,牛根生把它叫作虚拟联合。

  他的运作方式是,只与对方合作,不做资产转移。牛根生出标准,出技术,出品牌,对方加工生产,把别人的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最终双方互惠互利。短短两三个月内,牛根生用这样的模式盘活了8家企业7.8亿元的资产。这些资产,虽不为蒙牛所有,但皆为蒙牛所用。

  牛根生还有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举措。众所周知,生产乳品的企业需建许多奶站,而建一个奶站通常需要约40万元。牛根生则另辟蹊径,没花一分钱建成奶站。在每一个自然村庄和每一个养牛区,总是存在有钱人,那么如果互惠互利,让有钱人出资建奶站,然后再为自己的企业供货,不是等于自己没投资干受益吗?

  多年以后牛根生这样总结自己的这一经营策略:“人的行为导向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原点式,即从现有资源出发,先点兵后打旗,步步为营正向推演,结果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另一种是目标导向式,即目标倒推法,先树旗后招兵,反向推演跨越发展,整合天下资源为己所用,正如古人所言‘善假于物’,资源、时间、战术、方法皆可整合而来,最后实现原点和目标之间的最便捷的直线连接,一蹴而就。”

  蒙牛品牌是怎样打造的?

  (一)智

  生产和奶源解决了,“蒙牛”品牌和市场又是怎样做成功的?

  牛根生左手抓奶源和生产,右手抓品牌市场,两手齐下两手都要硬。但当时的蒙牛势单力薄,实力不济。牛根生的想法是,第一笔广告投入既要引起轰动效应一炮而红,又不能多花钱。

  这难上加难的广告该怎么做?更为残酷的是,大树底下的树苗永远长不高,而蒙牛这棵小苗就在伊利大树的浓荫之下,创名牌又谈何容易?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伊利既是强大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蒙牛学习的榜样。好,那就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吧。于是,“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诞生了。

  世人皆知内蒙古乳业的第一品牌是伊利,可是内蒙古乳业的第二品牌是谁?没人知道。蒙牛一出世就提出创“第二品牌”,这等于把所有其他竞争对手都甩到了脑后。蒙牛这光沾大了,这势借巧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