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这些渠道市场的创新改革工作崔广福都全程参与过,特别是分销商生意系统的策划实施,更是在其主持下全面完成的。
招聘未来能做你上级的人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崔广福在宝洁的职位也逐渐获得了提升,从最早负责一省的市场业务,到负责数省的市场业务。1997年,崔广福被任命为宝洁主管销售的副总监,是大陆地区最早被提升到这一职位的人员之一。升任这一职位,也意味着崔广福已经进入到宝洁中国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中。
说到这里,应当讲一下宝洁的升职文化。宝洁是一家业绩导向的企业,其员工的职位提升,也基本是依靠业绩说话。个人的业绩主要是由许多评估打分来体现的。而给员工打分评估的标准也非常有意思,主要依据两项硬指标:一是你个人的工作业绩,根据情况不同,宝洁对此有非常详细的考评系统。二是你的下属的工作业绩,特别是其进步的情况。也就是说,宝洁永远鼓励你任用那些能力最强的人,甚至在招聘时的要求,据说是:“要招来未来能做你上级的人。”因为有这条标准,假如你的下属中有人获得了提升,那你个人的评分就会相应增加,而假如下属中有人离职或降级,你的评分也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据崔广福说,宝洁内部的气氛非常好,虽然内部竞争也非常激烈,但绝不会有相互间的勾心斗角,也不会有相互拆台的现象,因为宝洁对内部员工的品德要求极其严格。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不允许有任何贿赂行为,而在财务上更是不能容忍一丝腐败。“哪怕有一元钱、一张单据与事实不符,如果查出也会被立即开除!”
在崔广福看来,宝洁也并非完美,也存在许多弊端,但这些弊端与优点往往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比如在宝洁,凡事都希望行动快,而且看重结果,并且凡事都追求完美,这样就会显得很苛刻,特别是让人感觉缺少耐心。
另外,宝洁的系统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无论各方面的规定都很详细,甚至也可以说都很合理,但系统完善也意味着僵硬。特别是近些年宝洁的机构变得非常非常庞大。在崔广福刚进入的那样一个年代,一个人可以负责一个省甚至数省的业务,而现在一个客户都可能要十几个人负责,比如家乐福这样的客户。每个人负责的事情都变得非常狭小,因此也只能做一些非常狭小的事情。这样做可能更细致,但也更为琐碎。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就会逐渐失去全局观。特别是在宝洁这样的大企业,个人想做点什么创新已经变得非常非常难了,因此要想在宝洁寻找一点企业家精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