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史克随后进行康泰克重回市场的调查,内容涉及此次PPA事件康泰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是否受到损害?能不能重回市场?如果重返市场,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
但整个事件到此,仅开了个头而已,等待杨伟强的还有急待重建、脆弱得再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的企业。
重整河山
2001年9月4日,北京国际饭店,杨伟强隆重宣告康泰克的替代品——新康泰克上市;而在9个半月前,也即292天前,同样是在北京国际饭店,同样是中美史克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同样是杨伟强,面对媒体的无数质疑和诘问。
中美史克抗感冒药品新配方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早在1992年就已开始了,PPA事件只是让这个原定2005年上市的新配方提前面市了。在成分上,新康泰克用盐酸伪麻黄碱,即PSE代替PPA,同时保留了原来康泰克中含有的扑尔敏成分,药品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用于生产设备、厂房改造以及相应配套工程上的投资达到了1.45亿元人民币(直接来自公司本身积累的流动资金)。在PPA事件中,中美史克的主动和配合,使公司由被动转为主动,新康泰克的上市一路绿灯。但是,在康泰克停止销售期间,其他感冒药制药企业大肆抢占康泰克的原有市场。新康泰克能否重拾河山,当时许多人将信将疑。不过,杨伟强依然信心满满。
2002年年底,也即新康泰克上市16个月后,感冒药的销售总额达到了4亿多元人民币,夺回了失去的消费者,重回感冒药老大位置。杨伟强认为这么快的恢复速度有如下原因:一是中美史克快速调整了自己,短时间上马新生产线,公司原有良好的现金流为整个生产改造和新品改良提供了客观基础。二是抓住了市场机遇。在时间上,中国大多数药企没能快速占领康泰克原来的市场,新康泰克才有机会卷土重来。公众的信任度调查发现,在康泰克退出市场的“静默期”,许多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仍抱有一种好感,很多人对不含PPA的新康泰克的推出持欢迎和鼓励的态度,80%市场消费者能够接受或者使用。三是人心的空前凝聚。整个事件没有让一个员工下岗,公司上下形成了一种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凝聚力,这种精神直接推动着新康泰克的高效率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