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静悄悄地崛起

   2023-05-12 互联网3760


  三鹿在奶粉行业牢牢占据优势的同时,多少忽略了两个向上挺进的关键时机。

  1997年前后,关于要不要上马液态奶项目,伊利内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郑俊怀兴趣一般,而新锐派代表潘刚则试图由此开辟一条新的增长通道。到2000年,潘刚一手组建的液态奶事业部已经颇具规模。此后,乳品大佬间的竞争非常迅疾地拐向了以液态奶为主导的竞争,这个领域的先知先觉者光明、伊利和蒙牛都因此获得了爆发式增长。但直到2000年三鹿才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液态奶市场。三鹿一位负责市场的副总对此感慨说,“当时我们把重心都放在了奶粉上,其实液态奶的技术远比奶粉要简单得多。”

  尽管在之后短短两年半时间里,三鹿凭借在奶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网络优势,迅速将液态奶做到了全国第四名。但是,乳业前三大巨头的座次已变成伊利、蒙牛和光明。

  在资本市场,相对其他竞争对手三鹿同样晚了一步。1996年伊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6年后,发展势头正猛的光明乳业也登陆同一交易所,同年,刚刚创建三年的蒙牛获得了来自全球最著名的投行摩根斯坦利等的投资,并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而三鹿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它在1996年就为上市设立了股份公司,在第二年完成了辅导期,但直至2000年三鹿准确的上市时间仍然无法确定。

  这一年,全球第九大乳业巨头新西兰恒天然乳业(FonterraCo-operativeGroup)的项目经理菲斯通过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找到了三鹿。其实此前双方早已相熟,三鹿集团副总经理梁振江解释说,“我们一直使用大量的恒天然供应的乳清蛋白。”菲斯带来的新思路——“双方能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使三鹿管理层有些兴奋。

  合资项目负责人三鹿集团副董事长刘承德回忆说,“当时我们问自己最缺的是什么?”“我们并不缺钱,实际上最缺的是技术和管理,这恰恰是恒天然的优势所在。”刘承德介绍,恒天然是新西兰奶农组织的一个合作社,2001年由新西兰乳品局与两家公司合并组成,是全球最大的专业乳品提供商。“他们非常专注,没有涉足乳品之外的产业,和我们完全相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