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模式”成功的启示

   2023-08-21 互联网2700


  (三)外资机构重组国内券商不仅要利于解决国内券商的生存问题,而且更要利于促进国内券业的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的诸多问题是导致当前券商危机的根本原因,而证券市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券商自身操作不规范引致的。比如,挪用客户保证金、操纵市场、盲目扩张、不注意控制风险等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风险管理制度加以解决的,外资机构恰恰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瑞银集团具有管理国际资本的技术力量,强大的人力资本,良好的市场信誉,在经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对新证券公司的健康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瑞银集团重组北京证券后会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尤其是传播风险管理意识,通过重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能,从根本上改变北京证券的管理体系,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加强管理团队建设,从内部制度上降低股权投资的风险,使北京证券得到脱胎换骨的再造。

  (四)外资机构重组国内券商不但要使外方有利可图,而且更要实现内外各方多赢

  瑞银重组北京证券模式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看均较好地实现了各参与方的共赢:

  一是实现了我国券商经营机制的优化。从宏观角度看,外资重组国内券商,不仅仅是为了“输血“,简单地解决国内证券市场资金紧缺问题,更重要的可以引入好的机制从而形成我国券商的“造血”机能。通过引进外资机构现代运作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可以改良我国证券公司的股东结构,改善微观主体的公司治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力,促进中资券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

  二是实现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从北京证券老股东的利益方面来看,虽然在重组时原投资有所缩水,但瑞银集团的加入彻底还清了北京证券占用的客户保证金,合资新证券公司仍然保留了老股东33%的股份。瑞银集团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将会为所有的股东给予满意的回报。以瑞银集团在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合资的经验,似乎也能证明这一点。据有关报道,当年俄罗斯初步开放本国资本市场后,瑞银集团首当其冲,很快和俄罗斯当地的一家银行成立了合资证券公司,随后,瑞银集团充分发挥其全球的优势,通过运用瑞银集团全球的经验和知识来支持当地的合资公司,未过几年,这家证券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证券公司。瑞银作为QFII机构对中国A股的投资额度达到8亿美元,是中国额度最大的QFII机构,他们仅在万科和鞍钢权证投资上就赚得上亿元人民币。2005年第三季度,瑞银集团实现净利润超过20多亿美元,特别是瑞银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其他欧洲银行都折羽而归的同时,在2005年前9个月,实现了28.7亿元税前利润。北京证券的老股东有理由相信瑞银集团的盈利能力并会给新合资证券公司股东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