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工业时代,一个被称为“男人棚屋”的地方,里面混杂着烟草、秘密和神秘的智慧。在那里,年长者告诉每一个成年人在部落中所处的位置和需要遵循的规范。经历无数变迁,男人的棚屋则最终演变为现代社会的权力机构。
如今,作为社会最重要的组成单元,公司在制度建构上日益精进。男人棚屋里的长者不再垄断财富、权力与智慧,典型的现代公司制度将这些在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之间平衡分配,试图以此保证公司在良好的组织氛围中持续发展。
然而,制度永远不会完美无缺。官僚作风、阶层制度、公司政治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权力的平衡状态,即使权责分明,仍然有人企图建立一个“男人棚屋”,把权力封闭起来。政治斗争将最终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失利的一方被迫出局,公司则陷入原始的集权状态。
既然权力的争夺不可避免,那么扭转失衡状态就变得相当关键。本次专题中,三个“王者归来”的案例并不旨在提倡现代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希望借此展现股东、董事会和管理者三方力量该如何从不同角度将灵活的制衡机制重新渗透至公司内部,进而使其恢复平衡、步入正轨。
绝对不是每一个高层权力斗争的出局者,都能在痛苦的流放之后再次踏上归路。这些胜利者以他们的极富戏剧性的经历构成了对现代公司制度的拷问
麦晋桁:“刀锋”再现
ge点评
首先要感谢纳夫安排了那顿晚餐,让麦晋桁和董事会之间有机会直接沟通。如果不是纳夫、摩根的股东乃至华尔街舆论纷纷向董事会加压,强调这位摩根出身的前雇员对公司不可忽视的实际价值,董事会恐怕不会在最后关头自我否定,不惜牺牲自身信誉请回麦晋桁。
股东、董事会和CEO之间仿佛存在着一场危险游戏,每一方都有机会推翻游戏规则、造成权力杠杆的人为倾斜,同时,每一方也具备矫正的能力。在麦晋桁事件中,公众力量恰逢其时地发掘了麦晋桁卓越的才干和其29年的摩根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