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高层权力斗争出局者的重生

   2023-05-12 互联网3540


  阿普尔顿的资产扩张计划一出台,他和股东们的矛盾便开始表面化了。诺贝尔开始在泰勒耳边蛊惑说阿普尔顿时日无多,泰勒不要再放弃这个机会。由于担心CEO的位子落入不明局外人之手,泰勒终于被说服。

  1996年1月17号,在辛普劳的办公室,泰勒向众股东表态说愿意接任CEO之职。第二天早晨,辛普劳召开了一次董事会,席间阿普尔顿被要求暂时离开,等其再次回到会议室时,即被告知已经下课。

  据说,阿普尔顿当场的表现很有男子汉气度。事后,他默默回到了洛杉矶老家,蓄起了山羊胡,他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像DRAM市场一样不可把握。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继任者泰勒越来越感觉自己并非美光真正需要的CEO。他秘密前往洛杉矶,拜会阿普尔顿。之后,泰勒亲自游说董事会要求将阿普尔顿和自己官复原职。他说:“我整晚失眠,我感觉自己错了,我要纠正这个错误……”在CEO位置上几天,泰勒掉了整整8磅肉。

  与此同时,美光20多名管理者联名上书董事会,称如果不把阿普尔顿请回来,他们将集体请辞。阿普尔顿的离职对这些属下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每天早上睁开眼时,一想到阿普尔顿不在,我们都不想再回来上班了。”

  于是,在与管理层的力量抗衡中,以辛普劳和诺贝尔为代表的股东终于屈服。在解雇阿普尔顿不到一周之后,辛普劳不得不亲自给阿普尔顿道歉认错,后者来不及刮掉刚见眉目的山羊胡,便匆匆赶回公司就职,而肇事者诺贝尔则称病请辞,9天闹剧至此落幕。

  此后九年,阿普尔顿的地位无人再能撼动。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DRAM市场被人形容为“诡谲难料”,一方面,迅速饱和的市场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从而使价格一跌再跌;另外,高速的技术更新把相关公司局限在生存边缘。在这个行业所能取得的最大胜利就是存活下来:就在六年前,全球DRAM公司的数量还是目前的两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