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科技巨子施振荣:我不是盖茨

   2024-01-18 互联网1620

  《全球财经观察》:宏基走的是哪条路?

  施振荣:宏基早期是靠产品的优势,现在靠的是国际化管理的优势。不过,这个要很长时间,对大陆企业而言,没有20年时间无法成功。

  《全球财经观察》:中国企业要想实现国际化,他们的优势在哪里?比如已经走上国际化道路的TCL。

  施振荣:TCL的优势很有限。它走国际化,某种程度上是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产品没什么优势,只有靠不断扩大规模来取胜。

  《全球财经观察》:那应该用什么样的模式?

  施振荣: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当然,这个模式长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

  《全球财经观察》:宏基模式是不是适用大陆?

  施振荣:当时的背景不同。

  《全球财经观察》:现在,大陆企业国际化有联想和TCL、海尔、格兰仕3种模式,您怎么看待这3种模式各自的优劣?

  施振荣:模式越多越好。不但可以同时有多条路探索,又能节省时间。将来如果有一个企业的国际化成功了,也不能说大陆的国际化就成功了,得有一批企业。多试,早试,早交学费,将来大陆国际化的成功模式也许就从这3种模式中产生。

  《全球财经观察》:那是不是说企业都应该尽早去做国际化?

  施振荣:对单个企业来说,在实现生存的前提下,可以拿自己的一部分业务去做试验。

  《全球财经观察》:那您怎么看联想和TCL的国际化,他们是大陆这两年国际化最有影响的案例,而您却批评说联想国际化走得有点快了。

  施振荣:坦率地说,TCL的国际化也走得有点快了。

  《全球财经观察》:最近,TCL和阿尔卡特的合资公司宣布分手,TCL在手机业务方面的国际化被认为失败,TCL和法国汤姆逊成立的彩电合资企业也面临整合难题,他们应该怎么办?

  施振荣:事情已经决定了,后面的问题是如何找出重点。

  现在可以做的,是先在某个方面成功,然后将这个点逐渐放大。不要指望整个一下子成功,那反而更容易失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