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虹嘉和丁磊的真实故事

   2023-03-08 互联网4680

    “这就是上善若水”,龚虹嘉说,“我们就是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在别人都不愿意处的位置。也可以理解为帮助别人成功,然后再想自己怎样获得更大的成功。”

    上善若水的法则被龚虹嘉彻底运用到富年科技的运筹之中。早在2002年创立富年时,2.5G上的流媒体应用还几乎不被人提起,那时缺乏环境为富年的编解码技术提供演示的平台。龚虹嘉一口气围绕这个产业链设立了5家关联公司,从技术研发的富年科技,到作为手机门户的富信掌景、从事芯片设计的富瀚微、做内容整合的富美视、还参与一家与国内最强势电视媒体有合作的SP。“别人不相信这个前景,那我们就自己把它做出来,把产业链打通给人家看。”龚虹嘉说。

    进入到2005年,当3G牌照的发放提上日程、业界巨头竞相入场的时候,富年的移动流媒体技术忽然间得到追捧。但龚虹嘉并没有将富年技术垄为私有,而是在极大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包括极端偏执于技术的高通、第一个获得手机牌照的上海文广、正营建2.75G网络的广东移动、以及大的SP搜狐新浪等等,都同时使用富年的技术平台。

    “有人指责,说富年有自己的展示和应用平台,为什么还去跟潜在对手合作。我说,我们是水啊。”龚虹嘉说:“水就应该去承载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回避和拒绝什么。能够承载越多的东西,你就越能成为黄金水道,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其实,新浪和搜狐的探讨,上文广和高通的摸索,总能帮助我们去缔造更成功的模式。因为底层是我嘛,水是我放出来的,我更有能力把握这个通道。我不着急。

    恰巧在采访龚虹嘉的这一天,记者两次听到“上善若水”这个词。在见龚虹嘉之前,记者和丁磊在网上聊天,如下是一段对话: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