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虹嘉和丁磊的真实故事

   2023-03-08 互联网4680

    1998年德康跟亚信合并后,龚虹嘉在亚信呆了两年。第一年做合并部门的总经理,后来做CEO丁健的资深顾问,这是他第一次在大公司里跟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接触。“他们对我哭笑不得。做一个东西,我说两百万够了,他们说要两千万。因为要市场调查、到国外走访,按专业流程走下来就要这么多钱。但我是凭直觉,凭个人对信息的提炼,再加上跟别人的思想碰撞来做决策。”那两年跟亚信引进的大量海归接触,使龚虹嘉对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工具的“迷信”程度有所下降。

    “职业经理人通过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掌握一些方法来做事,可以避免错误,但可能错过时机。有些基金问我:你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能不能通过学习来提升?我说,这跟人的思维有关系,不是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的。它在商业实践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变成你的本能。”

    现在,几经洗礼的网易成了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龚虹嘉觉得这契合了自己的观点。“丁磊不精通管理、陈天桥没出过国、马化腾没读过MBA,中国最成功的网络公司都是这些土鳖做出来的。”

    上善若水

    “害怕与人争抢,是我骨子里的性格。”龚虹嘉说。10来岁时,正碰上经济短缺,什么东西都要凭票和排队。“买猪肉凭票,但要买到瘦肉,不仅要排到前几位,还要跟肉匠关系好。坐公车也要抢。那时候我就不愿跟人抢,或者跟什么人拉关系。我父母就说,你长大不会有出息。”龚虹嘉说,这种“不争”的性格跟当时文革中形成的权力欲和控制欲很不协调,正是这种潜在因素导致了整个的人生轨迹。

    “为什么我的创业伙伴总是‘老土’,就是因为不愿跟人抢。海归和职业经理人有好看的履历,谁都想要,我怎么抢得过。”在十几个创业公司里,龚虹嘉都扮演天使投资人和引路人的角色,一旦公司走上正轨,他就会把管理位置让给别人。“一旦当一个公司做到被外界看得懂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争着做,那就放开。而别人觉得没什么做头的,或者出了问题,我就上。”目前,龚虹嘉惟一担任CEO的公司,是正在创业期的富年科技,而其它公司都只是董事长或董事。“因为我骨子里不强势,所以习惯这么做,因为我不强势,才导致公司一起来就交给别人,我就能去做更多别的事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