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虹嘉和丁磊的真实故事

   2023-03-08 互联网4680

 

    龚虹嘉后来做成的公司,在当年都不被看好,甚至被指作“很荒唐”。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产收音机都是十二三块钱一台,但索尼三洋这些品牌能卖到上百,当时龚虹嘉觉得洋品牌并没有独有技术,无非是外观和品牌,他也能做出卖上好几十块的收音机。“90年代初,几十块钱是很吓人的数目,并且每个省都有无线电厂,全国有几十家做收音机的,谁都没去做这个事情。”后来,龚虹嘉和创业伙伴投资不到100万做德生,“就按照一般的套路做推广,打品牌,现在50块钱以上的收音机市场我们占了70%。”

    后来在纳斯达克挂牌的握奇是龚虹嘉在90年代中期投资的,当时很少人知道知能卡,但一般人都知道操作系统是中国公司不能碰的“死亡地带”。今年8月初,中科院计算所找到富年要在视音频技术上搞合作,首席科学家问:“你怎么在2001年就敢做这个事情?”龚虹嘉说:“等你们觉得可以做的时候,还轮得到我吗?政府投资给你,优秀的科技人才给你,想跟谁合作、想让信产部部长讲话都没问题,那我还能干啥。”龚虹嘉给他的投资伙伴约定了三不原则:别人不想做、不愿做、不敢做的东西,才可以去做。因为“如果大家都看到一个点,你拼不过更优秀的人。当然,另辟蹊径,也就意味着要忍受更多非议,承担更多的不确定。”
 

    龚虹嘉觉得网易的行进路线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就在2001年新浪和搜狐争相在门户内容上肉搏的时候,丁磊绕道而行,反而投入无线业务和网络游戏,这在当时不被看好的领域,经过一年积累就迅速井喷。而当2004年大批无线运营商涌入之时,网易第一个淡出无线业务。现在,手握重金的网络巨头不断寻找对象完成一个又一个并购,网易却一直默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