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仓命案将其家族和家族企业海鑫集团卷入了舆论的漩涡,而当时媒体的过度报道无疑是在雪上加霜。当地政府联合李氏家族迅速筑起“新闻隔离墙”,后李海仓时代的海鑫这才从公众的视线中淡远……
身为海鑫的创业领袖、强势人物,李海仓正当英年,关于接班原本是很遥远的议题,他的猝然非命叫这个家族企业如何应对?其子继位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家族利益博弈?
李兆会当时才22岁,无任何从业经验,只因为是李海仓之子就让其执掌资产达40亿元的庞大企业,于海鑫,于李兆会本人,又都意味着什么?
所有的这一切追问,只缘于《商界名家》所注重的对生态环境依然不可乐观的中国民企——尤其是内忧外患的当代中国家族企业命运的牵挂!
当然,我们也知道,于我们的整体担忧,海鑫只给了一种答案……
火车一进入山西闻喜县境内,记者便远远地看见海鑫钢铁公司的大烟囱。烟囱拔地而起,约摸有几十米高,淡淡的白烟被不断排放上天,既给这片传说中轩辕黄帝大战 尤的古老之地深抹上现代工业化的色彩,又似乎在暗示着作为全国民营钢铁企业老大和山西民企老大的海鑫与执掌它的李氏家族在这一带所可能拥有的地位和影响力。
海鑫的总部在闻喜县的东镇川口村,沿太原至运城的省级公路即可直抵海鑫大厦的门前。大厦左边有一排整齐的小别墅群,多为两层,红瓦白墙,周边种满了花草,屋主是赫赫有名的“亿元村”川口村村民,而川口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则是同样也是企业家的李海仓之父李春元;大厦右侧有一排宾馆酒店,经营者都是个体户,而食宿者多半与海鑫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