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方压力,谢平开始改变自己原来所坚持的只求海外上市的看法。2006年1月7日在第10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谢平在谈到中国建设银行选择海外上市时说:“实际上我们是立足于国内上市的。”谢平表示,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的同时要兼顾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只要市场许可,国有银行可随时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但正如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所讲,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正处于改革过程中,国有银行上市不能等国内改革完成之后。境外上市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阶段,绝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
作为政策具体执行者的中国技术官僚,往往要背负太多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责难,因为这难免有代人受过之嫌。当龙永图作为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主导中国入世谈判的时候,或许并未想到如今不得不承受来自公众的对中国市场过度开放的空前责难。这种责难绝不仅仅是因为他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言论,那只是导火索而已,根源在于他是那场世纪谈判的执行者。现如今,作为主导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谢平,是否也同样无法逃脱龙永图式的命运,在日后承受他本不应承受之重。谁都无法确定谢平是否会成为龙永图第二,这也许是在当前体制下中国技术官僚的最大悲哀。
谢平,生于1955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人,先后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有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金融制度比较和资本市场理论,1993年和2000年两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年来一直供职于中国央行系统,其中两个阶段任职期比较长,一段是在央行政策研究室(1992.8—1996.4),另一段是在任职央行研究局局长兼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1998.8-2003.11),这也反映出谢平一直是作为央行的研究者而不是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