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决策夹缝中的谢平

   2023-08-21 互联网2480


  此前,谢平彰显的是不畏强权的鲜明个性。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O型血的人可能会更凸显这种强硬的性格。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性格,谢平才博得了政府高层的足够信任。对于一个具有十足挑战性的新岗位来说,谢平是能够贯彻自己意志的一个不可多得的人选。然而,谢平在国有银行改革上强硬地贯彻个人意志,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置于权力巨大的中央部委和省级官员们的对立面。因此谁也无法断定,“屁股”指挥脑袋的原理不会在谢平身上重演。

  龙永图第二?

  早在2001年12月的一次经济发展论坛上,时任央行研究局局长的谢平就指出,入世后中国金融改革有五大重点,改革的关键是能否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透明度问题。谢平认为,入世后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国有独资产权制度的改革;第二是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第三是审慎会计制度建设;第四是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充分透明度;第五是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在公司治理改革中,要明确董事会、经理与企业党委的关系;理顺外部监督,即人民银行、监事会、审计署、国家金融工委、财政部之间明确各自的监督职能。

  在谢平的头脑中,对于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向是有清晰思路的。而且,作为温总理顾问圈子中技术官僚的一员,谢平也在一直大力推动政府决策层能够清晰认识国有银行所存在的问题。谢平曾经直言,政府高层决策者的认识在许多方面已经实现了突破。首先就是明确提出了产权可以改革,国有独资银行可以引进外资,并改为股份制银行,最后走上上市之路;二是明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的企业”,这为国有独资银行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因此,谢平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的关键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此外,还必须解决历史包袱、实行金融创新,并在机构设置、劳动人事分配体制上实施改革,同时补充资本金、推行信息管理和审慎的会计制度建设以及外部监督机制等。谢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有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成为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