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平:从乡村小厂到“亚洲钻头大王”

   2023-06-15 互联网3130

    靠着这股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靠着全村人抱成一团、全厂人上下一心的精神,朱国平领导的企业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发展速度。回想当时情景,朱国平说:“那真是激动人心,我仿佛又回到了军营中,仿佛又听见了那激昂的军号声,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之中。”

    当时,朱国平把所有房子的屋脊都设计成“F”形 ,这是飞达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象征着事业的发达和腾飞,寄寓着飞达人对美好未来的强烈希望和信心。

    事实表明,飞达确实从一开始就以罕见的速度和强度在起飞:

    18天时间就完成从办证到领证的全部手续。

    5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年产超4万支钻头的大工厂。

    8个月就创产值1300万元,完成出口额600万元,创利税88万元。

    10个月内,办起了江苏省第一家工具集团公司。

    20个月内,产值从零猛增到4000万元。

    朱国平领衔的飞达人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高士桥速度”,并把这种速度发展成了一种战略,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为飞达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在企业的后来发展中,这种“快”的作风在所有决策和工作中都一以贯之:

    1994年8月,由飞达投资的江苏凯达特钢工业有限公司主炉点火成功,9月1日试轧普钢材料,10月1日正式开轧钻头用高速钢型材,飞达从此结束了向别人要钢的历史。

    1994年,飞达在德国汉堡建立了一家贸易公司,1995年1月,正式获得自营出口权;3月,飞达在世界工具中转站——德国科隆世界工业博览中心买下了一个展销厅。飞达的全球战略从此启航。到今天,飞达工具已占据了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大块市场,并全面向美洲、大洋州和非洲挺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