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平:从乡村小厂到“亚洲钻头大王”

   2023-06-15 互联网3130

    朱国平一直就是一个“把民意视为财富”的人。2003年底,朱国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时就别出心裁地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刊登在当地报纸上,欢迎各地的来访者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当时这种新鲜做法惹来了不少说法,但有着10多年村支书经历的朱国平坚定地认为,这种“推销”人大代表的做法绝不是为了作秀。来北京前的10天,朱国平接待了250人次的来访,他们大都来自贫困山区,连路费都是借的。在将他们每个人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后,朱国平给每个人出了往返路费,光这一支出就达25000元。

    “要解决农民的根本问题,一定要多听百姓的心声,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多为他们设身处地想一想。”朱国平说,“我在农村生活了40多年,我知道农民们最需要的就是关怀。”

    在高士桥村,人们所熟悉的朱国平并不是镇江市最大的私营企业老总,不是一个统领着8个大公司,30多个分厂,5000余名员工的大老板,而是一个以孝道闻名的好儿子,一个充满爱心的普通人,同时也是一个有着特殊人格魅力和影响力的致富带头人。

    在四乡八镇,朱国平尊敬老人、善待老人是远近闻名的。12年前,朱国平办厂第一年,就给全村340位老人逐月发放养老金,随后又全部买了养老保险。平时在村里只要有空,他就喜欢找老人们聊天、说话。“我从1岁开始就和奶奶相依为命,碰到老人我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我看不得老人受苦,我小的时候就想一定要奋斗,奋斗来的钱用来孝敬老人。”

    朱国平还提到了一件特别感人的事情,有年大年初一,他正准备礼物和钱去给全村的老人一家家去拜年,不料那天一推门,却看见全村的老人们都携儿带孙来看他了。

    回村办厂12年,朱国平用经济实力,同时也用一种坚强的信念改变了高士桥村,为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带来了富裕、安宁和幸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