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大羽:奇迹在手中流淌

   2023-08-21 互联网2640

  1990年矫大羽以收藏家的身份参观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时,看到百达翡丽在1981年出版的一本钟表图录上记载:“现代机械钟表中使用的擒纵器,是源自中国古代苏颂的发明,他制造的水钟(水运仪),已达到每日一秒钟的误差,而我们西方使用的擒纵器,是在苏颂以后三个世纪的事。”(不同的记载,在时间上甚至有三个世纪的差异,但这并不防碍西方人将苏颂开创性的发明,载入了史册。)

  这一系列发现和求证使矫大羽认定,是中国人开创了钟表史,此后,每到一处,他都不失时机地提出这一论断,并对各种邀请他参加的展会提出要求,把“中国人开创了钟表史”这一论断,放在会议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现在,国际社会已普遍认同这一观点和事实。

  陀飞轮为什么能使他享尊崇?

  要了解矫大羽这个人,要想理解他在世界钟表界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地位,有一个关键词,是不能省去的,那就是陀飞轮(Tourbillon)。

  用一句最感性的话说,陀飞轮代表了机械钟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

  陀飞轮的发明起源于1795年,始于路易.宝玑,并于1801年在法国巴黎取得发明专利,此后陀飞轮的竞技便不休止。陀飞轮是一种旋转擒纵调节器,其主要功能是将地心引力对机械钟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等。

  在宝玑大师发明陀飞轮之前,钟和表的擒纵系统中,都有一个我们能够看到的“摆”,在“摆”至与地面垂直时,因“摆”受地心引力的影响,钟表会走得“慢”一些。陀飞轮是一个360度旋转的机构,它几乎不受地心引力影响,这个精巧的机制被认为是最难制作的复杂钟表装置之一。至今,陀飞轮的制作依旧极富挑战性,其技术仍限于极少几家顶级钟表制造厂和为数不多的专家级大师所掌握。

  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阿尔弗莱德发明了一种取消“固定支架”的陀飞轮结构,被称为“飞行天仪飞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