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大羽:奇迹在手中流淌

   2023-08-21 互联网2640

  从学校到社会,都知道矫家有个孩子会修表刻图章,尤其是“古旧”表。由于“斗私批修”的成果,人们全无“古董与收藏”的概念。有些老古董竟被当做“旧表”不要了,就给了矫大羽。有些则很便宜地在“寄售店”出售,当时有位高中校长还要矫大羽陪着去“寄售店”淘宝。

  而矫大羽自称他修表也不是无师自通,他有机会就站在修表匠旁边“观摩”。

  这种拆装和探索工程一直延续到制造毛主席像章。就在苏州城热火朝天地制了两年毛主席像章时,为了造战斗机,毛主席发出了“还我飞机”的指示,不准各地再耗费铝材造像章。矫大羽的热情全部转到了手表上,1970年,苏州开关厂计量员矫大羽又拿着一枚手表找到了吕德轩。这是一枚由矫大羽全手工制造的手表,第一枚“苏州制造”的手表。当时的苏州只有钟表元件厂。

  时任轻工业局一把手的,正是军代表吕德轩,一位颇有远见的军人。

  吕德轩拿着这块手工制品到当时苏州很出名的“中南表店”找到“苏州最有名的林师傅”,经过测试:这是一只走时准确的手表,但它不是按照规范工艺制造的,它没有每一只手表上与生俱来的“胎记”——三基孔——因此无人想像得出这只表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吕德轩老人还记得当时林师傅的两句话:这个人太聪明了!这个表怎么做成的呢?

  不久以后,在轻工业局革委会党组书记、军代表吕德轩的提仪下,苏州市成立了“苏州手表厂筹备处”。

  想调走矫大羽这样的香饽饽,开关厂可不答应。13岁在娶媳妇当天就“跟了部队走”的老革命吕德轩,找到了老战友,时任苏州军分区司令的刘金山——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队长刘洪的原型,终于将矫大羽调到了手表厂“筹备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