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网络能够在压缩的时空里传播给人们,矫大羽做手表的故事还被电话卡所记录和传播。1994年江苏省邮电局首次发行 “天仪飞轮表”电话卡,2000年12月18日中国电信专门发行了一套四枚纪念苏颂诞生980周年、纪念矫大羽在世界首倡“中国人开创钟表史”10周年的电话卡。
矫氏专题电话卡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何其丰厚和珍贵,目前,中国两岸四地已为矫氏飞轮表系列发行了31枚电话卡。有些朋友不解地问他:“你不做手表了吗?你开始做磁卡生意了吗?”矫大羽颇为苦恼地告诉《时代人物周报》:“他们无法理解我这种记录历史的方式。”980多年前的宋朝宰相苏颂,若不把他主持制造“水运仪象台”的经过,详细记载在《新仪象法要》一书中,那么人们在1000年后要去证实这段历史,并对它有个正确的认识,将是天方夜谭。
作为亚洲顶级古董钟表收藏家,矫大羽说他同时也在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历史”,他的《Time in Pocket》一书,讲述了矫氏藏品中100只怀表,被评为1992年度香港最佳印刷书籍奖。这本书被包括日内瓦的“百达翡丽时计艺术博物馆”在内的瑞士、德国、英国等国家钟表历史博物馆收藏,并被瑞士权威的“WOSTEP”钟表学校选作教材。
首倡“中国人开创了钟表史”
10年前,在江诗丹顿一次古董钟表收藏家的演讲会上,矫大羽语出惊人:世界上第一座具有擒纵系统的水运仪象台,出自中国人之手,是中国人开创了钟表历史。他以他一人之力,把此项发明提为“中国古代五大发明之首”。
这个提法,矫大羽早已酝酿多年。
还在苏州开关厂当计量员时,矫大羽看到清华大学机械研究权威李仙洲教授对宋代苏颂“天文水钟”的评价时,就萌生过此念。移居香港后,在研究李约瑟的科技史著作时,找到国际科技界对苏颂的评价:苏颂把钟表机械和天文观测仪器结合起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西方公认的钟表发明人罗伯特.胡克先行了6个世纪、比方和裴早7个半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