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公司以同样的模式进入河南省,现在已经做到了河南的行业第三。她说,之前公司就一直是这样做的,她只不过是强化这些方式。在采访中,她不止一次说这家公司从理念到具体操作和她很“吻合”,真正的情况肯定是相互吸引,她慢慢地被企业改变,她也慢慢地改变了企业。
陈春花把中国企业多年来走向国外尝试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对渠道理解得不够。联想,在国内它是把金子当银子卖,非常成功,它成功的原因不是联想的品牌,而是它的分销渠道和定位,定位也来自于对渠道的设计。但这两点不能移到国外去,它的核心能力不能转移。陈很欣赏TCL的做法,她认为收购施奈德、和汤姆逊合资,获得的是渠道,有了渠道就可以把TCL产品放进去,“重要的是渠道,品牌没有意义。”
中国理念,西方标准
总结出“中国理念,西方标准”是陈春花最为得意的,她说:“西方标准是指做事的习惯,一丝不苟,遵照流程,不讲人情,完全符合标准。但是我们不能用西方的理念,西方理念是基于它的文化背景,譬如西方人比较强调自己能力的发挥,它认为这是常识,但是我们更强调的是,你要给我平台,西方的文化是他自己创造平台,两者相差很远。”
陈说:“所谓中国理念就是你的文化背景,你必须在这个背景下来考虑你的管理模式。不能超越这个背景来谈管理。”譬如,中国文化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准则是,不管怎样,得让大家都过得去,就是面子。在管理当中,本来你可以不关心很多东西的,但是在中国你得关心。林语堂讲,对中国人来说,三个最重要的东西是面子、人情和权力,管理就得考虑这些东西。“权力不一定对,但一定要记住这是其中一个。把权力用好的方法就是授权,而不要留在你那儿。”陈说,“然后你一定要照顾大家。西方人都是说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中国必须我们照顾大家。”她引六和的企业文化说,“为优秀仁才提供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