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初开始,每个月投入20天时间担任一家公司的总裁并不是她最初的设想。为了更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企业,寻找中国企业管理实践背后的管理模式,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的她到南京大学进行两年的博士后研究,试图借此暂时脱离各种事务。她最初的设想是派博士生到所筛选出来的能代表中国企业20年成功管理实践的5家企业进行研究,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方式难以得到想要的东西。
她也发现缺的不是结论,而是理论是不是有效,她说:“结论已经在我脑袋里,我必须去试。”正好她曾经担任公司顾问的六和集团邀请她担任总裁,以前主要研究方向在家电行业的陈春花了解这个公司的文化和经营理念,很认同这家企业,这家企业“让用户赚钱,倾向于领先,学习型”正是她所追求的,她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总裁,六和很幸运也很冒险地成为了一位管理教授的“试验品”。在正式采访结束后,闲谈中她感叹说不知道自己胆子怎么这么大,而运气又怎么这么好。
陈春花给了自己一个挑战:“在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尝试一下自己的想法、整天教给人家的东西到底好不好用。”她说,“我教管理课程是从1994年开始,教了很多东西给人家,每个人听得很来劲,都说‘对,对,对!’但我不知道他们回去用到底对不对。如果在熟悉的行业里面,(具体做法)对与不对我自己可以判断。我总结出来的理论如果能延伸到别的行业,那才是对的。”
“行业先锋”的领先之道
从2003年初到现在,陈的确是个“兼职总裁”。在这段时间里,她完成了自己的研究项目,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力量让一些企业飞速成长并保持着行业先锋的竞争力?是什么让这些企业在成长中得以领先?它们背后的规律或成功的模型是什么?根据她十年研究写成的著作《领先之道》中,她称这类领先企业为“行业先锋”,“这些企业是中国推行制度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典范;它们对同行、对中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根据以这两点为基础的9条标准,她筛选出5家行业先锋企业:宝钢、海尔、联想、TCL、华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