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刚一下子愣住了。离开微软是他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从1987年赴美留学,取得博士学位以后,他就一直在微软工作,微软给了他太多太多,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还是在华盛顿大学上学时,他应朋友的邀请去微软参观,当时他很不情愿。因为此前他去过在西雅图的另一个国际大公司,审查相当严格,简直像防贼一样,给他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
没想到微软完全不一样——没有人盘查,每个员工都有单独的办公室,有各种免费的饮料,员工衣着随便,自由掌握上班时间!当时他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进微软!
获得华盛顿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那一年,正逢前苏联解体,大批前苏联的数学家流落到美国。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陈宏刚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了生存,他做过房地产经纪、大楼管理员、政府公共设施督察员等很多工作。
去微软面试,因为专业不对口,陈宏刚两次遭到拒绝。虽然后来进了微软,也是从最基础的软件测试开始做,而做这个工作的还有不少是大学本科生。陈宏刚没有因为自己是博士而感到委屈,照样干得很认真。他的优势很快开始显现,不断获得晋升的机会,先后任微软总部软件工程师、测试组长及经理,参与了微软主流产品——Windows95、Exchange Server4.0和4.5、Internet Explorer4.0和5.0、SQL Server2000的研发过程。
生活舒适安定,事业蒸蒸日上,但陈宏刚却开始不满足了。虽然学的是理科,但陈宏刚从小喜欢历史,小时候读过的林汉达的《春秋故事》和《战国故事》成了最早影响他一生的两本书。16岁离家去上大学的陈宏刚在自己的床头上贴上了一幅字,是霍去病说过的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