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彻底摆脱“左右互搏”的矛盾,联想开始酝酿在内部流程上的“大手术”,新的思路即是由大客户部来承担直销业务。
蓝烨告诉《商务周刊》,青城山会议后,联想开始真正下决心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销售、供应链及服务等5个环节分出两种模式,目标是在巩固联想在零售市场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集中突破大客户市场。
有着丰富市场经验的联想首先将客户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零散采购的交易型客户,如家庭、中小企业等,其特点是客户数量多,每个客户单点采购量小,不连续采购;另一类为关系型客户,即大客户,单点采购量大,会持续采购,使用需求比较复杂,需要良好的客户信任关系以建立长期的持续的合作,比如政府、教育、金融、电信等行业客户。
“两类客户对产品的偏好、采购方式、决策方式及服务内容等都有很大区别,必须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才能保证在两个市场都做得很好。”蓝烨说。
在联想今年5月18日的海南渠道大会上,刘军将打造内部兼容不同业务流程与价值链的柔性企业确定为2005年三大攻略之一,他对经销商说:“联想从2004年开始的针对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和流程的柔性再造,已经在研发、销售、运作的环境取得突破。2005年,联想将在客户服务环节、在全价值链的业务流程打通上、在不同业务模式兼容上继续突破。”
蓝烨解释说,除了大客户业务部圈定的10%的重要客户直接经营,另外90%的行业客户则以单层代理的形式,由拥有客户资源的代理商进行操作,而这些代理商也将是以各行业系统集成业务为主。
可以看出,虽然直销思路来源于Dell,但由于目标客户不同,联想并不打算完全复制Dell模式。联想高级副总裁乔松近日表示,联想对大客户部的规划,是要奔着IBM、惠普的行业服务的模式去做。
实际上,Dell在中国也没有固守直销。Dell直销模式的最大缺陷是服务能力差,客户开发比较单调。为此,Dell默许了部分分销。根据Dell的产品议价政策,采购量越大,得到的折扣越多,某些经销商就利用这个价格政策,从Dell大量低价进货,再分批卖给真正的最终客户,从而获取其中的价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