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的冲突
彼此缺乏理解与交流,冲突也就是必然的。
温州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认为,在欧洲,当地人已经形成一种如火车道一样定式性的、轨道性的、滚动性的节奏,这样一批温州人进去就是把这样的一种惯性的东西给打乱了。温州人敢于赚钱,在无奈的情况下走变通,是一种中国文化传统塑造的商人,这样中国特色塑造的商业文化与一种成熟市场经济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李成钢说,“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竞争有时显得过于直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你价格一百,我们一上来就报五十,让人家有一种坐在过山车上一样的失重的感觉。人在失重的状态下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愿望。”。
中国轻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栾春生认为,目前中国的一些企业都是采用将廉价的中国商品“直销”到国际市场,即商品到达目的地后,不进入对方的批发零售渠道,而由中国人自己设店,直接进行批发零售的贸易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省去一些中间环节,不雇佣或者少雇佣当地员工,节约运营成本,但实质上是加剧了与当地同业甚至与当地文化地对立,极易出现矛盾、摩擦、冲突。
不仅是商业上,中国人还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如法国巴黎十一区原来的服装店铺都是犹太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开设的,但是后来他们看到周围全部是中国人,就慢慢退出来了,让给中国人开。以前本来就不是服装街,现在变成了热闹的服装街。晚上运送很吵闹,于是居民向法国政府控诉,他们的睡觉受到了影响。
意大利米兰的一些人抱怨温州商人:这么多人到我这里来干预我们,店开了这么多,我们的生活已经受到排挤。
在欧洲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百年的咖啡店,最终温州人看到地段非常好,就将其租过来,改作服装店。这在欧洲人看来,是中国人破坏了他们的文化。
本土文化中的幽暗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