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身的环境管理,杜邦的另一个环境目标是,“假如我们不能安全地运输和储存,或者客户不能安全运输、储存和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都不会销售、运输这些产品,”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梅珠对记者说。
方梅珠在杜邦生产工程塑料的深圳工厂工作时,曾有购买杜邦的塑胶粒的客户用普通卡车来装货。“他要求我们把这些塑胶粒直接放在车上,而且超载很多,我们不同意。我说杜邦必须确保产品的安全运输,否则我们的产品就不卖给你,”方回忆说。结果是,客户接受了她的建议,重新派来了货柜车装运。在采购上,杜邦对供应商的产品也有自己的环保安全要求,“这不是任何供应商都会接受的。”
“在任何一个地方投资,环保都是杜邦的核心价值,”方梅珠说。对于杜邦旗下的企业,都会定期做三个方面的评估:首先是企业自身的评估,然后是总部派人来做评估,最后,还会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作评估。
王建平不愿意将杜邦自己的评估标准与中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作比较。“杜邦农化是在中国注册的企业,符合中国的法律是基本的要求,不然我们没法子在这里运作,”他说,在美国,杜邦的安全标准是同行业平均水平的10倍。
从长远来看,王认为中国的环保政策一定会和国际标准走向融合,而这对国内的产业会有很大的促进。他同时指出,实际上中国目前在环境保护上的法规标准并不一定比国外低,重要是执行,“关键在于各地的部门和企业是不是很好地执行这些法规。”
绿色新生意
“化学革命已带领人类走过了很长的路程。但是我相信,化学品的使用有其自身局限性。一个将引领我们达到更高发展阶段的新的模式正在浮现,这就是生物模式。”诺维信公司(Novozymes)总裁兼CEO斯蒂恩·李嘉德(SteenRiisgaard)在2002年底这样预言。
如今,全球最大的环境微生物制剂及配方开发制造商诺维信生物公司已经在中国的酶制剂领域占有52%的市场份额。借助于酶的帮助,燃料工业中的生物革命已经展开。在玉米茎、稻秸秆、草料或锯木屑等有机废料里添加酶制剂制造出的乙醇,正在替代传统的化工燃料。同样用这些农产品生产出来的酒精可用来取代汽油中的化学添加剂,如甲基叔丁基醚。美国正大规模地开展这一项目,2003年加州已淘汰了甲基叔丁基醚,几年内美国将有14个州淘汰这一化学品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