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跨国伙伴

   2023-04-12 互联网3980
核心提示:优秀的跨国公司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扮演了示范者的角色,对它们来说,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往往也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机会。  任何熟

优秀的跨国公司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扮演了示范者的角色,对它们来说,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往往也意味着更多的市场机会。

  任何熟悉自己历史的西方人都能理解,中国乃至亚洲正在经历的环境恶化是怎么回事。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欧洲和北美的工业现代化历程同样曾给这两块大陆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环境问题。直到严格的环境立法——间接导致大量制造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更为清洁的科技被广泛推行,伦敦城那浓得像“豌豆汤”一样的黄色烟雾(pea-souper)才终于消散,流经欧洲主要工业城市的河流里,消失了一百多年的鱼才又重新出现。

  事实上,一些西方学者正指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有可能可以避免重复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作为最佳榜样,日本已经在1970年代通过推行极为严格的排放标准极大地改善了空气质量。在印度,新德里的执法者和积极的环保人士已经让这个曾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改变了模样。而在中国,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在过去两年中在“绿色GDP”、“和谐社会”、“环评风暴”等广受注目的议题中充分得到体现。

  物质条件更富裕的人们自然会开始关心环境和健康。随着经济的增长,这一趋势在中国也开始出现。同时,外部的压力和动力也是推进中国环境改善的重要力量。为了在2008年举行奥运会时树立一个健康的形象,北京也在投下重金引入先进的技术改善环境;沙尘暴和温室气体排放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使政府面临国际上要求中国改善环境的压力;而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理念也随之渗入。如同在制造、研发、管理和经营方面一样,优秀的跨国公司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扮演了示范者的角色。当然,并非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是优秀的榜样,已经推行严格环境法规的国家中那些缺乏责任感的企业转移到法规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代价也相应转移。按照社会学家大卫·哈维的说法,这是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弹性模式。最近的印尼金光集团云南毁林事件是这类效应的典型体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