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垃圾产生的沼气是另一项高成本的项目,为了避免沼气进入大气破坏臭氧层,需要将其分离然后焚烧。目前,太和已经建成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奥绿思为其提供营运和维护服务。分离沼气后,垃圾被干燥、去臭、封装,最后被填埋或作为填充材料用于美化填埋场周边环境。
威立雅环境集团早在1992年就涉足大中国区市场,最早进入的地区包括澳门、台湾和香港。威立雅环境旗下经营垃圾处理的奥绿思公司在澳门和台湾拥有四个大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通过“建设-拥有-经营”(BOO)和“公私合营”(PPP)的方式进行。在香港,奥绿思通过收购本地的垃圾处理公司进入该市场,经营包括垃圾填埋、危险废弃物处理、垃圾收集和转运等业务,每天处理超过8000吨的生活和工业垃圾。
1999年,奥绿思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项目——广州大田山填埋气体发电厂开始运营。随后,奥绿思在中国垃圾处理领域的业务全面展开,在杭州、广州和上海,奥绿思共建设和运营着三座填埋气体发电厂,在上海老港的填埋场四期项目接受上海每天60%的垃圾处理,在天津还合作运营着一座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
除了垃圾处理,威立雅在中国做的最大的业务是水务。威立雅水务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是1997年6月以BOT方式(建造-经营-移交)在天津凌庄用3000万美元改造的自来水处理厂,该项目使威立雅水务获得了20年的营运资格,服务天津的400万人口。之后,威立雅水务又先后在成都、天津、宝鸡、青岛、深圳、珠海等城市签了15年到50年不等的BOT合同。
2002年5月,上海政府选定威立雅水务为合作伙伴经营和维护浦东商业区的自来水服务。根据这份50年期的合同,威立雅水务出资2.66亿欧元取得合资企业50%的股权。2003年9月,威立雅水务拿到了北京与外资水务公司签订的第一份长期外包合同——卢沟桥污水处理项目,这是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建设的一系列污水处理厂中的第一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