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起到示范作用的先行者来说,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重视意味着众多市场机会的出现。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数字,污染治理在中国已经形成200亿美元的产业,并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未来的5到10年将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的黄金时代,”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李宝娟说。
清洁世界从垃圾开始
在广东北部的南岭群山里,一个叫作上坝的小村庄在历史上因为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在民谣里被传唱为“不愁吃来不愁穿”的世外桃源。现在,这里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癌症村。19年里,有340多人死于癌症,2003年31个死亡人口中,有14个死于癌症。他们的噩运来自附近的矿山。1970年代初,广东政府到此开发多种金属矿藏,毫无保护措施的露天开采导致水质恶化,农田土质含铅量超过国家标准44倍,“鸭子放进河里不到两天就死了,”村民说。
从上坝村往南200多公里,在广州郊区的太和镇,则坐落着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垃圾填埋场。这座由全球最大的环保企业威立雅环境集团(Veolia)旗下的奥绿思(Onyx)公司投资5.4亿人民币与政府合作建造的垃圾填埋场,现在处理着广州市全部的固体垃圾。每个小时有140辆卡车排队来到这里,带来1000万城市人口每天产生的7000吨垃圾。
奥绿思为每辆卡车配了智能卡,记录车里的垃圾重量。填埋场中的德国进口织物可以阻挡垃圾中有毒的渗滤液渗入地层,进入地下水系统。奥绿思每天从垃圾中过滤出1300吨渗滤液,中和其毒性的化学过滤系统是整个垃圾处理项目中耗资最大的部分。而在中国大多数的垃圾处理场,根本没有过滤渗滤液这道工序。“目前中国大陆拥有的真正符合国际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很少,大多数城市拥有的只是简单的抛弃垃圾的场地,”威立雅环境亚洲区总裁兼奥绿思亚洲CEO穆桥石(JorgeMora)对《环球企业家》说。去年,作为政府的环境样板工程,太和的垃圾填埋场接待了全国300个城市的代表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