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家徐淑英呼吁,因缺乏在高度变动的环境中如何管理的系统性知识,中国的高速发展正遭受阻碍,中国的发展迫切需要积累管理知识,以帮助各类公司在这个动态多变的环境中运营。她提醒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界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兴趣,这让人想起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日本管理兴起的时期,当时研究者涌入日本试图发现新的理论来解释日本管理方法,除了“精益生产”之外,大多数没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徐淑英提醒到,对中国管理的研究可能落入这样的困境:研究者带着西方管理理论来到企业,把它们强加给中国企业,对应地,中国企业表面上表现出足够多的相似性,证明西方管理理论是对的,甚至对理论有改进,但很少反驳理论。这种结果不是研究者的幸事,当然更不是企业管理者的幸事。
我们必须明确,管理不是目的,中国式管理如果不能帮助中国企业迅速成长,如果不能帮助中国经济建立“后发优势”,其意义了了。但我们坚信,通过提出中国式管理这个概念,就会有更多的有志之士一起探讨、实践,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必将有助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振兴。
(本文刊载于《科技智囊》2004年第12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22-20225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