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露洁还能挤出多少利润? 不该省的不再省

   2024-01-18 互联网1390


  一些分析师认为,营销力度不够是很重要的原因。目前,高露洁每年的广告经费大约是10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销售额的10%,仅相当于宝洁的1/5。

  这与鲁本·马克的经营理念不无关系。上任后,为了提高利润率,鲁本·马克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措施来控制成本,其中包括营销成本的控制。1996年,高露洁把所有广告业务委托给扬雅广告(Young&Rubicam)公司,从而使其广告数量减少了1/4,广告制作人员由大约100人减至十几人。鲁本·马克希望能花最少的钱获得最佳的效果。为此,每年他都要与扬雅广告公司的经理一起评估广告效果。

  1990年代,得益于当时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再加上主要对手宝洁的种种失误,尽管营销投入不是很大,高露洁在市场中依然遥遥领先。2000年,雷富礼出任宝洁CEO后,宝洁这个昏睡的巨人开始苏醒。从此,两家公司的角力态势悄然发生变化。

  雷富礼与鲁本·马克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通过种种手段大幅降低成本。所不同的是,雷富礼在削减成本的同时加大了营销力度。2004财年,宝洁的广告费是55.04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10.7%,比2000年增长45%。而且宝洁的营销手段非常灵活。比如,在开发Whitestrips时,宝洁并没有采取昂贵的电视广告和商店试用的方式,而是进行为期6个月的网上广告促销。因此,到产品推出时,宝洁就已处于领跑位置。

  有人形容,高露洁的利润是鲁本·马克挤出来的。严格的成本控制使高露洁取得了令人羡慕的高利润率。1983年,即鲁本·马克上任前一年,高露洁的毛利润率是39.2%,2000年达到54%。鲁本·马克的目标是到2008年毛利润率达到60%。然而,“挤”了多年后,成本中的水分已经不多,毛利润率增长的放慢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至2003年,高露洁的毛利润率仅增长了1.6%。据预测2004财年的毛利润率大体与2003财年相当,即55%。犹如登山一样,在爬到一定高度后,越往上就会越发吃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