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成
刚挥别20世纪并跨进新时代。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序,「知识经济」、「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这时代的显学,举凡企管类的新书,只要套上「数位经济」、「知识经济」或「知识管理」,都必然是最热门的书目;各热门场地举办的研讨会也常看到类似主题;甚至政府部门也积极推动台湾的知识经济工程。
看到这股风潮,以及环境的呼应,鼓动笔者思考本文。也可以说本文的动机实来自三方面∶
动机一.Internet从业人员的年轻化与特立独行。
从事Internet行业的人员其最特殊之处就是普遍年轻化。人们不是常说,超过30岁已经不适合这行业了。但笔者好奇的是,「少不更事」(Young&In-Experience)对企业的经营不会是妥当的吧!再者,Internet业者所做的许多事,不论其经营模式或行销手法,都会以一句「反正是Internet,谁也没经验。」来回应别人的质疑。是吗?没Internet经验就不够格来指正他们吗?(难怪网路公司最近很惨!)笔者不以为然。这是动机一。
动机二.经验之判定。
翻开人事广告,企业在找人时几乎都要「有本产业的经验」。但令人好奇的是,像资讯、电子或通讯业,真正做了多年算是有经验者,人数不算多吧!尤其是行销领域,台湾真正有资讯电子产业成功的行销经验者会有多少人呢?通讯业不也一样吗?真正要有经验的话,不就那几家的人换来换去吗?
动机三.适用「知识管理」的业别与领域。
目前这股显学似乎只为高科技业,只为研发、网路工作兴,其他像传统行业、其他领域,如行销,就不能谈知识管理吗?
笔者看法是,任何产业,任何领域,都可以应用并推动「知识管理」。笔者以多年行销工作及专业顾问的心得,提出「行销知识管理模型」与读者探讨。
本模型包括「行销知识管理」主体架构,及「行销知识管理之配套措施」,请看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