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国际化 实现低成本策略

   2024-01-18 互联网1320
核心提示:究竟什么是成功的全球化?一个企业全球化是否成功,要看它在全球利润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如果全球化对企业的利

究竟什么是成功的全球化?一个企业全球化是否成功,要看它在全球利润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如果全球化对企业的利润没有正面影响,或者没有增加企业在全球利润分配中所占的份额,那么,它的全球化就很难称为成功。这意味着该企业应拥有领先的全球规模,强势的全球品牌,并且有全球领先的技术。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制造企业怎样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国际化道路?可以从低成本和差异化两个方向入手。

  获取全球规模实现低成本策略

  首先要强调的是,低成本策略是指在与竞争对手同等条件下的低成本,而不是牺牲产品质量的低成本。“中国制造”如果质量上不去,一味追求低成本,只能将企业锁定在价值链的最低端,也无法树立良好的品牌。

  其次,低成本策略依赖全球规模来降低要素成本价格,即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价格。这在很多情况下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所在行业。当一个中国企业拥有全球规模优势后,它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资源,降低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占据国际市场优势份额的公司通常拥有更低的成本。

  再次,中国企业还应通过对整个经营系统改造创新不断降低整体成本。这些措施包括集中采购、提高材料利用率和成品率,利用国际金融工具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信息技术降低制造费用和物流成本等。事实上,通过流程优化和IT技术,企业可以在价值链的所有环节降低成本。

  在具体操作时,有两条道路比较适合中国制造企业。

  1、通过收购兼并获得全球规模

  收购兼并国内和国外的同行是迅速获取全球规模的主要途径之一。一般是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的成本优势,然后再整合这个行业,进军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来讲,在考虑并购的时候要有全球总体成本(TotalGlobalCost)的观念。

  在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只是注重了某一方面,如收购了原材料产地的公司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但因此也可能增加运输等其他方面的成本,导致获得的成本优势打折扣。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