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四大趋势与战略转型

   2023-05-12 互联网3830


  A、人力管理专业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是:1、结合企业总体发展计划,在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计人力中长期规划。2、设计职务说明书。3、与业务部门合作设计实施招聘方案。4、新员工辅导,使之熟悉公司组织文化和部门业务。5、设计合理薪酬,实行有效激励。6、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完成这些职能需要不同的人力管理专业技术,比如招聘时心理测试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心理测试技术(韦克斯勒成人智力表、MMPI人格测试、RorschahTest、墨液投射分析等)的正确使用都有较强的专业要求;再如激励制度设计中的期权方案设计,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期权所涉及的金融证券知识没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就难以设计出一个优秀的期权方案。

  B、外围知识

  其他与人力管理密切相关的外围知识还有信息处理技术、劳动法律法规等。专业内容只有在外围知识支持下,才能够发挥作用,比如业绩考核方案设计、薪酬设计就要求人力部门对劳动法规、劳动力市场以及个业财务状况有充分把握,不可以随心所欲做出结论。大型公司规模大员工多,牵一发动全身,尤其如此。专业化知识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智商IQ”,现代管理理论认为非智力素质在成功管理中同样重要,也就是所谓的“情商EQ”。EQ一词,1991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创。但是作为一个概念,“非智力因素”概念是在193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首次提出的。在亚历山大启迪下,美国心理学家万克斯勒于1943年提出“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概念,1950年韦克斯勒发表《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心理学界普遍将这篇文章作为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的标志。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加德纳提出多元化智力理论,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情商学说。但是把“情商”概念市场化,使之成为一个大众词汇的工作,是由美国《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心理学博士D·戈尔曼完成的。在《情绪智力》一书中,他概括了“情商”的5个方面:第一、认识自身情绪;第二、控制情绪;第三、自我激励,能够不断地给自己定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工作;第四、认知他人的情绪。戈尔曼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类似,因此个体之间能够模拟别人的感受,当然这种能力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第五、人际关系管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